在中国传统借贷语境中,利率常以“分”和“厘”为单位表示,二者的换算关系为:
1分 = 1%(即年利率1%)1厘 = 0.1%(即年利率0.1%)
因此,年利率18%转换为“厘”的计算方式为:
18% ÷ 0.1% = 180厘
即年利率18%等于180厘(按年利率计算)。

不同场景下的利率表达差异
需特别注意,民间借贷中“分”“厘”可能隐含时间单位差异:
1.若按月计息:
月利率1分 = 1%(对应年利率12%);月利率1厘 = 0.1%(对应年利率1.2%)。
因此,若年利率18%折算为月利率,则为 18% ÷ 12 = 1.5%,即 15厘/月。
2.若按日计息:
日利率1厘 = 0.01%(对应年利率约3.65%),需根据实际天数计算。
实际应用与法律风险提示
1.利息计算示例:
借款10万元,年利率18%(180厘),一年利息为 100,000 × 18% = 18,000元。
若按月付息,则每月需支付 18,000 ÷ 12 = 1,500元。
2.合法性边界:
根据中国法律规定,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 一年期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的4倍。以2023年8月LPR(3.45%)为例,4倍为 13.8%。
年利率18%已超出司法保护范围,超出部分的利息借款人可拒绝支付,且相关合同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。
总结
年利率18% = 180厘(年)或15厘/月(按月折算),具体需结合合同约定的计息方式判断。
此类利率普遍高于银行贷款和正规消费金融产品,常见于民间借贷或高风险网贷,借款人需警惕高利贷、暴力催收及债务陷阱。
建议优先选择年利率低于14%的合规借贷渠道(如银行、持牌消费金融公司),并留存借款合同、转账记录等证据以维护权益。